Site icon 金大佛的奪門而出家網誌

【電影】丹麥女孩 // 尊重每一位丹麥女孩 支持多元性別平等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 2020-07-15 / 作者: 金大佛

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

上映日期:2016-02-12

類  型:劇情

片  長:2時00分

導  演:湯姆霍伯

演  員:艾迪瑞德曼、艾莉西亞薇坎德、安柏赫德、馬提亞斯修奈爾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

【關於電影】 改編自真人實事,全球首次性別重置手術的動人小說!

《丹麥女孩》改編自莉莉艾勒柏(《愛的萬物論》金獎影帝艾迪瑞德曼 飾)與葛蕾塔維金納(《機械姬》艾莉西亞薇坎德 飾)之間的傳奇愛情故事,由金獎導演湯姆霍伯(《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悲慘世界》)執導。1926年,以風景畫聞名的畫家埃恩納維金納和葛蕾塔維金納於哥本哈根結為連理。葛蕾塔也是一名畫家,名氣雖不如埃恩納,但一直持續為仕紳名流做肖像畫。他們的關係既堅定又甜蜜,但兩人在生活和事業上的頓悟為他們的婚姻帶來變數。這些轉變都源自於某一天,葛蕾塔必須趕在期限內完成一幅肖像畫,因此請丈夫代替不克前來的模特兒穿上女裝,讓她完成工作。這次的經驗使埃恩納變了一個人,他很快發現裝扮成「莉莉」能展現真正的自我,從此開始以女人身分過生活。葛蕾塔意外從莉莉身上找到了作畫的靈感來源和新的創作題材,但這對夫妻也馬上面臨到社會的異樣眼光。他們離開家鄉來到思想開放的巴黎,葛蕾塔的畫家事業在此蒸蒸日上。兩人的婚姻產生變化,關係遭遇挫折,但葛蕾塔一路始終支持莉莉當一名跨性別女性。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從彼此身上找到做自己的勇氣。

 

 

電影《丹麥女孩》改編自史上著名的變性人—莉莉艾爾伯的自傳埃恩納與葛蕾塔是一對恩愛的畫家夫妻,一天葛蕾塔作畫的模特兒沒有準時現身,便請老公埃恩納換上女性的吊帶襪和鞋子充當模特兒,沒想到此舉喚醒深藏在埃恩納內心的女性靈魂莉莉。葛蕾塔對於丈夫的轉性經歷了強烈的掙扎,從最初抗拒接受莉莉的存在,到後期全力支持他徹底成為「她」,甚至陪著他去變性手術,雖然真實的男女主角(或者該說兩位女主角),沒有電影的淒美結尾,但莉莉的一生至今仍影響著後人,並會一直流傳下去。

《丹麥女孩》是性別議題相當好的教材,演員的表現更是無比精湛,但是評價卻呈現兩極,有些觀眾認為這不過是描述自私的老公偷情又變性的通俗之作,卻忽視了兩人對彼此深層的愛,忽略了當時的時代背景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那樣的決定;甚至有人將跨性別和同性戀畫上等號,字裡行間還帶有歧視字眼,如同電影中的醫生將埃恩納的性別認同視為一種精神病,必須被治療埃恩納的生理性別是男性,自我認同為女性,並不是同性戀,就像女同志裡打扮陽剛的T不代表渴望成為男生,她們的自我認同還是女生 我認識一名言行舉止很陰柔的男生,我原以為他是男同志,但他卻告訴我他是「女同志」,他認為自己是女生,而他的性取向也是女生(諷刺的是他的「同性戀情」在台灣目前的婚姻體制下是「合法」的);我也認識不少舉手投足就和一般市面上的女孩和男孩一樣,若非他們偷偷告訴我,根本不會知道他們是同性戀或雙性戀者。

經由周遭眾多的案例,我才知道原來性別和愛情的面貌是如此多元,也感嘆即便是社會風氣已逐漸開放的現代仍有許多人因為家庭、信仰和無形的社會壓力等等,必須壓抑真實的自己,將戀情隱藏在櫃子裡。一個人的好壞、價值不該取決於性別或性向;愛情向來該在乎的是兩人是否真心相愛,無關性別是否相斥,真心希望大眾對於多元性別能以認識代替歧視,給予尊重和包容,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身旁是否有隱藏版的「丹麥女孩」。

金大佛

命中帶部落格,以美食旅遊為己任,左手寫網誌,右手寫報章雜誌,喜歡旅行和閱讀以及挑戰各種文字創作,風情萬種的「流浪漢」—我是金大佛


關於我 | 閱讀更多文章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