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更新時間: 2021-07-03 / 作者: 金大佛
喔!台味原來如此
抗疫期間哪兒都不能去,正是上博客來採購閱讀的好時機吶(其實疫情只是藉口,平常買書成癮)。近期因聯合報邀約寫專欄,專欄主題與美食相關,加上經營部落格也時常寫食記,兩者雖皆以抒發自身用餐經驗為主,對於美食歷史其實不太需要著墨。尤其部落格更是隨興,畢竟大多搜尋食記的網友也只是看一下資訊或照片就閃人吶……;但想想若趁機鑽研一番,了解飲食文化脈絡,將來在用餐時能食之更有味(包含趣味)也挺好的。
《喔!台味原來如此》正是我這次在博客來下手的其中一本飲食寫作。話說初識作者陳靜宜是在高鐵上(此認識並非指認識本人,而是第一次知道此人),她在高鐵月刊有飲食專欄,每個月搭高鐵我率先閱讀的便是拜讀她的飲食專欄;有回在台中圖書館借了《啊!這味道》。後來有朋友問我有沒有推薦的飲食寫作家可以追蹤,我也都會推薦她。
基本上有些作者出書無須試閱,光作者名字就是品質保證、可以放心直接購買沒問題,旅遊寫作謝哲青是個人的心頭好之一,海洋寫作無疑是廖鴻基,飲食寫作呢?陳靜宜肯定榜上有名。
前陣子得知她即將推出新書《喔!台味原來如此》,而且又是考察台灣飲食歷史,立刻預購引頸期盼書本的到來。整本書相當厚實,而且是全彩印刷,個人覺得很棒的是每篇最後都會有同款小吃在異國各自詮釋的「超級比一比」總整理。眾多尋常不過的小吃,作者娓娓道來並附上各式人證物證來作後,翻閱過程不停地有「啊,原來如此」的感受!
原來擔仔麵為三胞胎,其中蝦是關鍵點,而且經作者提醒我才意識到台南擔仔麵為坐煮的,之前都沒有特別察覺。當擔仔麵跑到了日本,變成了名古屋半數以上拉麵店都有供應、但台灣實際上沒有的「台灣拉麵」。
原來蚵仔煎並非台灣獨家,中國與馬來西亞也有,只是樣貌與醬汁各有特色,做法也不盡相同。台灣小吃攤習慣依序放入蚵仔、蛋以及蔬菜等一同相煎;馬來西亞的蚵仔煎作法則是採蚵煎分離,兩者分開料理,最終才合體呈上客人面前,而且馬來西亞是辣味蚵仔,看到作者說許多中式小吃到了馬來西亞都成了「辣妹」,我不爭氣地笑出來。
原來在台灣算是很好取得的割包,泉州居然只有喜喪的時候才會吃,平常是吃不到的。另外,泉州成割包小名為「虎咬獅」,我之前只知道台灣稱其「虎咬豬」。
原來馬來西亞宜保有家開業66年的奇峰豆花攤,若有天能再飛馬來西亞旅遊想去瞅瞅。說實話我並非熱愛吃豆花之人,吸引我的原因是店家把整條馬路都當作自己的得來速,店員會靠近車窗點餐,客人在車上用完豆花後再將空碗還給店員,個人覺得相當有意思!
原來薑母鴨是薑母、鴨並非薑、母鴨,薑齡三年以上最佳,比老薑更能促進血液循還;廈門的薑母鴨是吃乾的,只能外帶無法內用。
作者如她書中所言是一名食物偵探,認真考究每道食物的前世今生,實在佩服她想對於食物來源打破沙鍋尋到底的幹勁,好比她想知道台灣的汕頭火鍋與汕頭的汕頭火鍋(好像在繞口令)兩地火鍋是否一樣,便毅然決然動身前往汕頭一探究竟;作者將費時費心又費力的尋味過程集結成一本書,為讀者省下了大把考察時間,即可知道許多小吃的文化來源與異國的差異性。《喔!台味原來如此》非常推薦給對飲食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只是閱讀過程有副作用……會很餓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