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金大佛的奪門而出家網誌

地底之森博物館|仙台景點!兩萬年前冰河期遺跡、舊石器時代濕地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 2025-10-14 / 作者: 金大佛

地底之森博物館(地底の森ミュージアム)相信是許多仙台自由行旅客,都不能錯過的一個仙台景點。它並非展示複製品或模型,而是真正將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濕地遺跡原地保存下來,讓我們得以親身穿越時空,直擊冰河時期的自然樣貌與人類生活痕跡,超級酷!地底之森博物館不只是一座仙台博物館,更是一扇通往遠古歷史的窗口,強力推薦給所有對歷史、自然、知性探索有興趣的旅人。

前往地底之森交通方式

前往地底之森博物館,交通可說是超方便!它就在仙台市區,對於自由行旅客來說非常便利,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在轉乘上,可以輕鬆安排仙半日遊或仙台一日遊行程中。

大眾交通方式:地下鐵最便利!

地底之森博物館門票資訊

地底之森博物館的門票價格相當親民,讓每位旅人都能輕鬆踏入這片兩萬年前的神秘森林。成人門票為400日圓,高中生為200日圓,國中小學生則只需100日圓,非常適合家庭親子共遊。支付方式以接受現金為主。(我當時問有沒有paypay,這裡沒有)

地底之森景點介紹與亮點

地底之森博物館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奇蹟。想像一下,1980年代,當人們為了建設新社區而進行地底工程時,竟意外地挖掘出深埋地層兩萬年的古老森林與人類生活痕跡。這份跨越數萬年的驚喜發現,促成了這座博物館的建立,並將遺跡完整地原地保存,讓後世得以一窺冰河時期人類的真實面貌。這不愧是日本在考古學上的一大壯舉,著實令人佩服。

穿越時空的真實遺跡現場

走進地底之森博物館的主展區,你將會感受到一股截然不同的氛圍。這裡沒有仿製品,沒有模型,只有真真實實的舊石器時代濕地遺跡。巨大的樹根靜靜地躺臥在原位,那是兩萬年前的生命印記;而舊石器時代人類所使用的火堆遺跡,更是清晰可見,彷彿還能聞到遠古時期的煙硝味。

館方巧妙地運用燈光與音效,完美模擬了冰河時期的氣候與環境氛圍,讓你在昏暗的展廳中,彷彿真的置身於那個寒冷而原始的時代。我個人在現場,閉上眼睛試圖想像當時人類如何在此生火取暖、狩獵維生,那種跨越時空的連結感著實特別,也格外令人沉思。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造訪地底之森當時也正好有一團台灣旅遊團也在這,各位大哥大姐們旁若無人地大聲交談、講幹話,完全把地底之森變成地底之菜市場,即便他們先上去二樓一陣子了還是仍聽到他們的音量;相較日本學生以及其他西方臉孔的觀光客即便是一行人也是安安靜靜參觀、沉浸在遠古時代的氛圍,這讓同樣身為台灣人的我真覺得好丟臉,於是我離他們很遠(很不想被誤會是同團人)一方面也是等他們離開才終於能好好參觀……

為了幫助旅人更深入了解這段遠古歷史,館內每隔30分鐘會播放相關影片,詳盡介紹遺跡的發現過程、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模式以及當時的環境變遷。這對親子旅客來說,更是絕佳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們能透過生動的影像,學習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建議大家可以先看過影片,再回頭細細品味遺跡,相信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昔日考古的照片,就是地底之森展場現場唷!

地底之森知識寶庫與教育意義

地底之森博物館不僅是考古學的聖地,更是進行環境教育與歷史學習的理想場域。館內規劃了一系列詳實的考古與自然資料,從文物展示到科學解說,帶領參觀者深入了解數萬年前人類的生活樣貌與當時的環境變遷。此外,館方還不定期舉辦考古體驗、自然觀察等多元活動,讓遊客(特別是小朋友),能透過實際參與,親自動手挖掘或觀察,進一步培養對歷史與自然的興趣,是寓教於樂的仙台景點。

冰河期之森:戶外生態的重現

除了室內的珍貴遺跡,地底之森博物館的戶外展區「冰河期之森」也同樣值得一訪。這裡巧妙地模擬了冰河時期的濕地生態,種植了許多與當時氣候相符的植被,並盡力重現了古老大地的自然風貌。漫步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清幽靜謐的氛圍,觀察到不同於現代的植物種類。雖然無法真的回到過去,但能在現代都市中,擁有一片這樣獨特的「冰河期濕地」,也著實令人驚喜了!

地底之森

開放時間:9:00~16:45 (最後入館時間16:15);每週一休館 (如遇假日則順延至隔日),每月第四個週四休館 (如遇假日則順延至隔日),以及年末年始休館。
地址:宮城県仙台市太白区長町南4丁目3-1
電話: +81-22-246-9153
官網: 地底の森ミュージアム官方網站

常見問題 FAQ

金大佛

命中帶部落格,以美食旅遊為己任,左手寫網誌,右手寫報章雜誌,喜歡旅行和閱讀以及挑戰各種文字創作,風情萬種的「流浪漢」—我是金大佛


關於我 | 閱讀更多文章 »

Exit mobile version